想來考心理學研究所?
不論你是想考碩士班或博士班,只要你大學部不是心理學系畢業,且不知道微積分與統計學是心理學系大學部的必修課,以往也從來沒有接觸過生物學等相關科目,而只帶著某種自己也不清楚從哪裡跑出來對心理學的想像,就想直接考研究所,那麼請先誠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喜歡心理學,為何不選擇再完成一個學士學位,用完整的四年系統化累積重要的背景知識?
2.是不是以為能去不同老師的課堂上晃晃、自由隨性地聽聽課,以為時間一到自然就能畢業?
3.知不知道研究所不是提供基礎知識的地方?已做好哪些準備?主動學習的動機與能力多強?
4.有無仔細看過修業規則與畢業要求?知道超過修業年限會退學嗎?為什麼不先去找份工作?
5.做事有無自律與反省力?能不能與人合作並真誠相處?研究所之於自己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6.在職很多年想回學校再當學生,為了完成學業能克服多少困難?有多少方法學的基礎預備?
以上,若是心理學系畢業的同學,除第一題外,其他也都問問自己(特別是無專題經驗的同學)。
簡而言之,人有一種對於想要卻未擁有的事物,賦予過度正向評價的傾向,俗稱的濾鏡開太大,這些想像可能起自於接觸過的一些雜書、一些影片、一些講座、一些人.....而若你本來就是一直在"想像"心理學,那麼之後幻滅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一百。
當然,幻滅也是成長的開始,只是,"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讀書求學是很消耗身心資源的事情,也有關鍵期。那些跟你說自己可以玩得很快樂又能畢業的,請你別相信,因為運氣不是每個人都有,也不會永遠都有。時間很寶貴,若要降低幻滅與失敗的機率,你應該更要基於事實去推理做這件事情的合理性,例如:你討厭英文,但你卻不知道在心理所要讀很多英文;你討厭統計,但你卻不知道心理所要做很多統計;你討厭孤獨,但你卻不知道在研究所你必須能獨處才能更專注;你討厭寫作,但你卻不知道在研究所還要能有效率的產出論文;你害怕被質疑、擔心被評價,但你卻不知道在研究所必須要具備並提升在各種場合的學術表達力與答辯力。研究生的學習核心基本上是要能積極的從文獻中自主學習,切忌把寶貴時間遊蕩在非必要的課程來感受自己好像還有認真在做些什麼,因為這只會把你應該拿來讀文獻、做研究及寫論文的時間佔據殆盡。
其實我也不想說太多。只想提醒看到這個頁面的未來同學,若你只是基於逃避現實或一時不知道想幹嘛,保持著好玩或試試看的心態想考心理所,就請不要預設學校或老師有辦法完成你這樣的想像,尤其很多同學經常很空泛地表達自己對心理學感興趣,但,你又不是高中生,你要進入的是碩/博士班,你的指導教授並不負責滿足你的私人興趣,尤其你若無法將以為的有趣轉換為有貢獻價值的學術論文。若已大學畢業,先走進社會去磨練自己,也許是最適合你前往的地方;若在職後想回學校者,請勿過度高估自己對時間與身心負荷的掌控度,因為,學校的體制與考試壓力等生活有可能早與你格格不入,若真適應不了,就請以健康與現職為重,不用執著於沉沒成本,否則只會讓你的身心、金錢及時間都消耗得沒有意義。
對於想踏入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你,再次提醒:請基於有事實為基礎的喜愛才去執著,而不是用腦補、幻想式的執著誤以為自己喜愛心理學。否則,即使憑運氣考進心理所,你原本期待改變的人生軌跡,應該也不會因此加分更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