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修心理學系的課?

想修課,所以想知道大家對老師的評價?那,你對自己的呢?

心理學系常被誤以為是算命讀心系,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要歸咎於許多電視、電影及網路等資訊媒體的不負責任傳播,有些甚至來自於背景不詳的網紅。我還發現不少戲劇的場景,竟還肆意放上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的圖 (編劇你知道這個測驗需要有十張圖才算完整嗎! ),我常覺得赫曼羅夏克地下若有知,應該會對於當初沒有捍衛版權而後悔,因為許多人連羅夏克的名字與經歷是什麼都不知道,卻敢隨便使用這些圖來騙人或彰顯好像略懂什麼讀心術 (還有宣稱是科普的網站把來自瑞士的他寫成瑞典...)。記好了,他的名字叫做Hermann,姓氏為Rorschach;就像有多少人根本都不知道佛洛伊德的名字與重要事蹟,全世界有非常多的人都是這個姓,但只有一個人徹底撼動當時重要的心理學維也納學圈,他就是Sigmund Freud。(至於科學哲學的維也納學圈則又是另一個大學問,我建議對知識論與方法論缺乏概念的同學,都應該先去瞭解)

當人只習慣看表面又循捷徑道聽塗說的結果,終於,不少精神分析學派的投射測驗與專業術語,沒意外的變成不少外行人拿來唬人的工具,連帶讓這些大師的成就竟變成部分當代學院派口中的偽科學,實際上,部分學派宣稱自己很科學,但他們可能連科學典範的諸多型態與流變歷史也不瞭解 (我合理懷疑有的根本就沒親自讀過任何一本有關精神分析學派的原著)。

任何投射測驗的解讀都非常仰賴施測者的能力和經驗,不是任誰隨便拿來就能使用,而所謂的沒有正確答案,就表示要把投射測驗的結果放在正確的目標與脈絡中才能理解 (這跟解夢是類似道理,你若能先認真持續半年記錄下自己做過的夢境,我們再來談精神分析學派是如何解夢,至於怎麼紀錄? 你就床頭邊放一本空白簿和彩色筆)。

那些連羅夏克、佛洛伊德、阿德勒等等大師名字叫什麼都不清楚的人,好像都跟他們很熟一樣 (再提醒你一遍,姓阿德勒的人很多耶 ),尤其幾年前坊間突然流行了幾本書或測驗,當時接觸過的學生裡,十個有八個幾乎都說看過或聽過,然後也常開始聽到路邊不認識的陌生人、電視上的名人、甚至國高中生和小學生 (好吧!還有系上的小大一...),每個人隨口都非要來幾句:什麼被討厭的QQ、什麼oo勒索的、MBxx....有的人還把這些當成心理學入門或奉為圭臬 (那,大一光是要修微積分,還有心概和心統也都要狠修一整學年,額外要再做生理學實驗和寫研究報告等等,這些入門課大概都是修心酸的吧~ )。許多流傳在當前的短影音平台或特定網站等良莠不齊且動機不明的所謂科普內容,充其量多是商業手段,他們巧妙的把一些大師的概念加工成多種形式,重新包裝再販賣,基本動機只有一個:求名逐利為賺錢。只能說,當代人已經不讀原典,也不曉得有原典 (圖書館裡有,免費),而且,滑手機滑到也已經讀不下原典,進而徹底缺乏獨立思考與反思力 (原典可受批判,但你究竟讀過沒? )。因此,集體懶惰,甘願被騙~ (我天真以為,你們對心理學再無情也至少要有底限...咦)

鋪陳了這些,就只是要告訴你:

任何一門課,老師的教法、評量方式、使用教材等等,都可能改變,style也是。你從沒有跟任何老師實際互動過,上網隨興問問又想得到什麼表面的偽答案來圖心安? 非有必要,建議同學切莫總在期初貪心的填滿時間與課表,人的潛力雖然無窮,但你的身心資源是有限的,此時你要做的事情是取捨,才能透過更大的專注力,來提升自己的學業成績與專業素養。

其餘就請詳閱以下內容與連結,類似疑問,文中已詳細回覆。最後,請每位同學把刷手機或看短影音的時間,拿去認真的讀完幾本重要著作原典;若你本身並非心理科系背景,請收起單憑想像就產生的各種自用邏輯與正向錯覺,你想來本系上課,應該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準備並把這門科目學好",而不是探聽一些本質就是充滿變動的邊緣訊息,也請常保批判思維,不濫用與誤信各種商業炒作的流行術語。對了,我們嚴格來說也不叫心理系,而是:心理學系 (意指還有非常多的嚴肅知識與學問,而這些都必須透過很長期的專注學習才能累積) 。

--------------------------------------------------------------------

已回覆 https://www.dcard.tw/f/exam/p/234179124

同學你好:

性格心理學對心理系學生的意義,從來就不是考試過關就算數,老師的教學目標是在涵養真正想當心理學家的人,同時期待修課同學還能有機會自我覺察、提升心性及勇於改變,因此,老師每學期都會視上課同學的背景與程度調整評分規定與授課內容。

然而,很多同學到了大學階段仍然只把自己當成國高中生,沒有深度思考與自省能力,讀書永遠只為外在動機,於是修了再多課,蒐集再多學分,最後畢業卻仍感空虛,不知求學的意義在哪裡,學什麼就忘什麼,真是非常可惜。

我先要感謝這位心理系同學的回覆,但你的答案不太精確,很明顯是只看重分數的思維,大學生若要強迫出席才來上課,那乾脆在宿舍睡飽比較愉快。老師這門課的運作方式每學期都視多數同學實際情況調整,才沒那麼容易被預期。你的高分只是錯覺,因為任何考試有部分試題都是在測試同學的努力程度,其餘還包含其他評量,最後才統合成為這門課的學期分數。老師向來期許同學能舉一反三的多元整合,才能真正認識並分析潛在個案,培養同學的人文素養。你或許是很會考試且很在意分數的學生,但請別忘了,你身邊也有很苦惱於英文試題的同學,而這又是必要的磨練,部分固定題目是讓同學能感到有努力就有收穫,是老師的刻意設計,並非你以為的那麼簡單,何況這還只是總評量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我非常不同意你說的讀一下就可以來考試,難道你喜歡老師只用分數來定義同學嗎?如果你這屆普遍在各方面都有實力到70分以上,就僅僅表示你們程度還不錯而已,並非這門課容易過關,作業我只會出更多更難,我也照樣會當人並直接給59分不及格,請留意。

至於上網發問的同學,若只圖一種心安,卻不敢直接寫信詢問老師,學習心態只想輕鬆的,就非常非常不適合進入我這門課,因為被我當掉的機率是百分之一百。我衷心盼望,曾在課堂中與我相遇過的同學們,畢業後帶走的不是只有成績單上的學分,還能有做為性格心理學家,對知識的謙遜,以及對人生保持成長的企圖心與反思力。

老師不見得每堂課都能上得精彩,也有生病疲倦仍必須硬撐的時候,唯多數老師都是善盡心理學家的教育責任,同學請別忘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的學習動機與求學心態才是關鍵。

最後,若需瞭解本課程的外校系同學,請你勇敢直接來信並先至公開課程網站查詢(網址如下)。任何只在網路偏差資訊中取暖的同學,你有八成以上機率得到的只是網友片面且失真的個人經驗,獲得的只是正向錯覺,而非全貌,如同我在課堂中曾嚴肅提醒過各位:”整體永遠大於部分之合”,請各位上過課的能重新牢記於心。

http://140.116.165.74/syllabus/online_display.php?class_code=&co_no=D821301&sem=1&syear=011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用一句話,總結一生:敬悼恩師_黃光國教授